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聚焦智慧灌溉系统实践团”风采展示(一)

作者: 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现代农业技术落地,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基层,7月14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智慧农业技术实践—聚焦智慧灌溉系统实践团”一行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十连,开展聚焦智慧灌溉系统推广与应用,开展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抵达后与当地干部进行交谈。抵达后,安排好住宿,马成书记介绍了连队人口、产业及乡村振兴情况,希望实践团队员以智慧灌溉试验田为依托,多看多听多实践,加大智慧农业的推广宣传力度;实践团带队老师槐小刚向马成书记介绍了此次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计划,表示团队将结合当地需求,重点围绕改善农作物灌溉技术等方面展开工作。

14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投入到连队卫生清扫工作中。开展全方位的清洁工作,清扫院落、整理杂物,烈日下清扫连队卫生,才知整洁环境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扫起落叶时,指尖触到碎石的粗糙;清倒垃圾后,汗水混着尘土淌进衣领。实践团成员陈奕梅说:“连队干净了,大家来办事才舒心。” 小事里藏着责任,平凡中见着担当。这次实践让我懂了:美好环境,是无数人弯腰低头的付出。

近年来,新疆在智慧农业和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与经济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新疆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7月15日实践团首先前往未使用智慧灌溉的棉花地中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通过一天的调研发现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水资源浪费严重;采用漫灌、沟灌等方式,水分蒸发、渗漏量大,利用率低,加剧水资源紧张。灌溉不均;人工控制难以精准把控水量,导致部分区域过涝、部分干旱,影响棉花生长一致性,易出现减产或品质参差不齐。增加生产成本;需频繁人工操作,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过量灌溉还可能引发土壤盐碱化,长期需投入改良成本。病虫害风险高;土壤湿度过大易滋生真菌、线虫等,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需更多农药防治,既污染环境又提高成本。

7月15日下午开展未使用智慧灌溉系统调研情况小结后,实践团成员对已使用智慧灌溉系统田地充满了期望,院团委老师槐小刚对表示在后期的调研中大家要结合所学专业细致的了解智慧灌溉的工作原理,以便于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为智慧灌溉系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既要发挥专业特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也要虚心向农民学习,向技术学习,在劳动中锤炼意志”。

版权所有(C)2010-2020  新疆农职院信息技术学院 新疆移动信息学院
地址:新疆昌吉市文化东路29号 联系电话:0994-2352936 E-mail: xjmoii@126.com 新公网安备 65230102652407号